如何维护个人影响力的圈子

先是有知识星球,然后有微信圈子。比起略显松散但开放的社交媒体,圈子的网络化,表面上看是封闭的。但它脱胎于知识付费的年代,在约束知识明星的行为,确保内容的质量,以及保证知识明星和粉丝的高效互动上,有着不同寻常的表现。这又是一个生动的群落生境的例子。(在《如何写作一篇10W+的文章》里面提到过这个概念)

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体系里,圈子谈不上是个褒义词。因为自尊心,总会对这些暗含着潜规则、交易、沆瀣一气味道的环境敬而远之。良莠不齐的现实确实有,但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物种,以及出于影响力的需求,我们需要以更客观的视角去观察它,以及决定个人自己需要以怎样的姿态介入。

事实上不只是技术圈,在商界,在学界,艺术界,圈子都是广泛存在的。同一行业,或者专业领域,都会或大或小存在这样的形体。出于各种原因,要么作为利益共同体,互相扶持,共进退,要么追随和被追随,或惺惺相惜,一起建立标准,推进行业和领域进展。用积极的心态去考虑这些可能性,圈子也不尽然是灰色的。

回到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影响力环形示意图,我们来聊一聊最外面的那一圈。

我们经过知识体系梳理和思考,总结出的经验性内容,通过合理运营的渠道,释放到外部的时候,会有显著的几方,与我们在某种程度上,共同组成一个或大或小的圈子。但的确,这需要一个契机:我的内容在某个时间点,被外部某一方认识到价值(比如在知名大会上的演讲),并彼此接洽。随着自己的努力和时间推移,其他方逐渐开始接触和介入,一个圈子的雏形随之形成。

现在社区、媒体、出版社的身份并不像不久以前那样尽然区分清楚,往常的一家媒体现在也正运营着一个不大不小的社区,之前的一家出版社也有媒体的资源。各家机构都愿意尝试复合的身份,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,提供综合而不受制于人的服务。这对我们而言,并不是糟糕的事情。

首先是媒体。众所周知的原因,传统媒体近几年式微,比如我们曾经耳熟能详的技术纸媒在我们的视野里几乎沦落殆尽。不管是编辑人才资源,还是内容建设,都集中在领域内屈指可数的几家。在我们的印象中,媒体曝光当然可以带来一时快速的高光效应,但这种机会确实可遇不可求,通常也意味着它会与我们组织做某种程度的资源置换。但媒体也在努力拓展自己的内容,有经验的编辑具有独到眼光的专题策划能力,我印象深刻的是三联中读,极客邦的极客专栏。自荐过去,或者等着编辑找上门,都是有先例的。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还在成长期的小型媒体,因人而定,独具潜质的发展不可小觑。

然后是出版社。同样,因为编辑团队长期的出版经验,他们对业态有敏锐的嗅觉。而出版一本书,是尝试打造影响力的我们难以忽略的诱惑,何况这的确是对我们知识经验和能力的最大认可。出版社会有跟作者不一样的角度,这是自然不过的事情。除了对于行业趋势的把握和使命感,他们也在意书的销售,这是出版社的立身之本。我一度认为作为影响力的传播者,我们需要具备出版视角。尊重他们的工作方式和劳动成果,和有经验和责任心的编辑,结成长期的朋友关系,互相帮助,共同推进自己和行业领域的进展。有时候独具慧眼的编辑也会对潜力股的你青睐有加。

培训机构会是另外一种存在。我个人持谨慎的态度。通常是因为他们更介意自己的品牌输出,虽然链接的行业和企业众多,但寻觅而来的讲师更多是作为资源的投入。和讲师之间的关系通常要单薄于出版社,止步于合同。

跟以往不同,现在突显的现象是社区明星的涌现。因为出众的能力,兢兢业业的自媒体耕耘,以及他们与出版社媒体长期打造的关系,他们也开始有意的“独立”运营自己的影响力品牌。这是很正常的存在,甚至最终形成一家具有咨询经验的传播公司也未可知。或许我们也可以参考类似的模式?

需要提醒的是,我们自己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被他们邀请,参加分享或者直播这样的形式。这作为渠道传播自己影响力的机会,但也需要留意自己的品牌露出,也可以考虑资源置换。

与以上这些圈子的合作过程中,邀约是很可能接踵而来。我通常给与的建议是,需要综合考虑到几个因素:

  • 个人的时间精力分配
  • 主题的匹配度
  • 对于商机和受众拓展的可能性
  • 品牌露出和资源置换的可行性
  • 版权意识

在和圈子的持续合作中,很容易产生的一个问题是,长期处于重复输出的状态,疲惫,有被掏空的感觉。这是警告的信号。我建议给自己合理的节奏,在有持续寻找新灵感、素材,持续思考和总结的保障下,再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做合作和输出。毕竟,那样才是有源之水。以及对自己坦诚,才是最重要的。


已发布

分类

来自

标签: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